示波器是一种电子测量仪器,用于观察和测量电路中的电压变化。其主要原理是通过将连续变化的电压转换为随时间变化的电子束的运动轨迹来呈现信号的幅度变化。以下是其主要原理的简单概述:
首先,在测量电信号之前,通常需要对该信号进行预处理。对于高电压或电流的电路信号,通常需要使用探头或传感器将其转换成适用于示波器输入的电压信号。这些探头或传感器具有特定的阻抗和带宽特性,可以确保信号的完整性并避免过载。
然后,经过处理的电压信号被输入到示波器的垂直放大器和水平放大器中。垂直放大器负责将输入信号的幅度放大到屏幕上可见的水平范围,而水平放大器则负责将时间维度进行线性扩展以匹配屏幕上的水平时间轴。放大后的信号会驱动示波器的偏转板极板产生随时间变化的电场。
接下来,当偏转板极板受到电场作用时,电荷在极板上形成与电场强度和方向成正比的偏移力,从而形成极小的震动波型沿着电磁通路通过中心导引回路聚焦点出现在电子显示屏上。这个运动轨迹在屏幕上呈现为一条亮线,即我们看到的波形。由于电压信号随时间变化,这个亮线的形状也会随时间变化,从而展现出信号的幅度变化和时间关系。通过调整放大器的增益和水平放大器的延迟时间等参数,我们可以观察到不同频率和幅度的信号波形。另外也可以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选择不同类型的示波器进行测量分析,比如传统示波器只用于信号展示及分析场景固定点成像失真较大稳定性不好的行业局限性较大,数字化示波器就可以用于电路调试和测试测量等场景进行快速准确地测量和分析信号。
总的来说,示波器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将连续的电压信号转换为电子束的运动轨迹来呈现信号的幅度变化和时间关系。同时还需要结合探头或传感器以及垂直放大器和水平放大器等电子器件进行信号的预处理和进一步处理以达到测量和分析的目的。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